作者:2017-03-28
据外媒2月16日消息,此前曾多次爆料进军VR(虚拟现实)领域的IMAX近日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。该公司在洛杉矶的首家VR影院目前已正式开张,也意味着这家以巨幕电影起家的公司将VR视为下一个类似于“巨幕电影”的机遇,并开始全力着手实施。
无独有偶,瑞士联合银行集团近日也发表研报指出,IMAX将在中国上海虹口龙之梦金逸影城开设亚洲第一家IMAX VR中心,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陆续于中国、日本、美国、中东和西欧开设VR中心。
对此,业界有观点认为,近年来IMAX巨幕电影技术并没有太大进步,反倒是面对中国巨幕等新兴竞争对手市场优势越来越小,因而在公司战略上主动求新求变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家庭影院、VR技术的研发及内容制作上来,一方面反映出IMAX对巨幕行业的竞争压力没有太多解决办法,另一方面也意味着IMAX看好家庭影院与VR电影的发展,想要成为新领域的规则制定者(就像之前在巨幕领域那样)。
当然,IMAX在VR领域的一系列动作,也理所当然引起了业内对VR能否取代巨幕电影的一场讨论。
VR能取代巨幕吗?
首先,我们必须承认,同属于追求沉浸式体验的电影娱乐方式,VR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要优于巨幕电影。比如对投资者而言,10套(甚至更多)VR设备比一套巨幕系统就要便宜的多。但反过来说,一个可以容纳四五百人的巨幕厅,其单座成本却可能低于同等数量的VR设备。
其次,从长远来看,伴随着技术的进步,未来360°无死角,能全部展现电影(游戏)画面细节,仿佛身临其境般的VR技术,在真实感方面确实要优于广视角的3D巨幕电影。但从另一方面说,当人们把VR画面当成几乎真实的场景来看待时,下意识想做的就是进一步的参与互动,而不仅仅是傻站着;而观看巨幕电影时,观众却可以通过眼前的人头、座椅、银幕清醒意识到眼前一切不过是电影画面,自己只需静静地坐着就好。所以说这两种体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,VR似乎更适合游戏(甚至色情互动),而巨幕好像还比较适合电影。
第三,在画面表现上,VR与巨幕技术哪个更出色?在考虑这个问题前,我们先假设VR与巨幕在画面像素、对比度、模拟真实场景的环绕声方面都没有任何差距,唯一不同的只是视角的覆盖,及画面比例的大小。比如看同样一部《西游伏妖篇》,VR电影可以看到红孩儿喷出的火焰在头顶飞舞,孙悟空轮着大棒就朝自己扑来,而巨幕电影却能看到将近5米高的唐僧在唱《儿歌三百首》(为真实模拟周边环境,VR电影画面中的人物理应是真实大小,而巨幕电影则会按比例放大图像中的人物)。综合来看,VR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接近写实,也就是说纵使一个巨人出现在你面前,你平视也只能看到他的一只脚,普通人就是他本来的样子;巨幕电影则更为夸张,在它的画面中,哪怕一株花一棵草都可以变成数倍原来大小的样子,从而达到清晰、震撼的视觉效果。
IMAX首家VR影院的标准是什么?
当然,IMAX做VR影院的初衷也并非想和自己的巨幕生意竞争,而仅仅是在开辟另外一块商业战场而已。可以想见,在先期的准备过程中,他们一定就VR影院的标准进行过多方讨论,以至于现在明晰的表现在洛杉矶首家IMAX VR影院上:
IMAX VR影院设备——影院内共有14 个单独的“观影舱”(IMAX称之为futuristicpods),配有HTC Vive、StarbreezeStarVR头戴设备、Dbox观影椅、Subpac震动背心以及各种不同的控制器;
票价——7-10美元;
内容——《疾速追杀编年史》、《星球大战:塔图因试炼》、《云中行走》等作品;
体验时长——每次20分钟左右。
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:
1、IMAX认为VR影院还停留在少数人尝鲜的阶段,因而影院内只配置了14 个单独的“观影舱”(比一个影院VIP厅的座位数还要少);
2、从Dbox观影椅与Subpac震动背心两种配置可以看出,IMAX目前提供站式互动和坐式观看两种类型的VR服务,其中穿上Subpac震动背心,手拿控制器的互动方式更接近于游戏,而坐式观看则更接近于4D电影的加强版;
3、IMAX认为VR影院的票价不宜过高,7-10美元在美国并不算太高,相比于国内某些VR乐园已经很良心了;
4、IMAX已经意识到内容是限制VR影院发展的一个大问题,所以除了先期制作的一些独家内容外,后续也准备开发更多的独家影片。也就是说IMAX未来不仅要做VR影院,还想做VR内容提供商,自己解决VR产业上下游的所有问题;
5、从20分钟左右影片时长来看,IMAX也同意业界普遍认为VR电影不宜过长的观点。
综合这五点,我们基本知道VR影院在IMAX心目中是个什么样子了。这里,我们不点评IMAX的观点是对是错,仅对他们涉足新领域的勇气表示钦佩。而对惯于后发先至的我国来说,想必电影圈的各位同仁也会对VR影院的最新动向保持关注。如果哪天这门生意可做了,我们有钱、有人、有市场,相信一定能很快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VR电影全产业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