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加强影院建设的对策和建议

加强影院建设的对策和建议

作者:2017-06-28

就目前我国城市影院建设现状来看,仍然是比较薄弱的,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
1.基础设施比较落后。我国的电影院改造从1987年开始,共经历了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于80年代末开始,主要是由政府投资,在广州、上海、北京等地进行多厅化改造;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开始的,主要是对各影院的放映系统和音响设备进行更新;第三阶段则始于90年代末,这个阶段出现了以“硬件现代化、软件星级化”为标志的一大批现代化影院。而由于种种原因,在这三次全国范围内的影院改造中,很多大中城市都没有赶上。


2.体制改革和内部机制改革相对滞后。政府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上步子还迈得不够大。影院的改造投资渠道单一,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规模。影院的改革也仅停留在内部管理制度上,只是在分配制度和聘约化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改革,经营体制和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没有实质性的发展,很多单位结构不合理,资源浪费严重,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。

3.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不高。在很多影院中,从事放映技术、灯光音响设备调试、节目策划、舞台背景设计的人员的文化课基础薄弱,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。

4.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较差。由于设施老化,设备落后,加之电视、网络等大众娱乐传媒的介入和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高,使原来门庭若市的影院成为被许多观众遗忘的角落,影院票房低迷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差。很多影院为了维持经营,不得不将房屋场地向外租赁,于是,原来的放映厅等被改造成了商场、超市和电子游戏厅。没有了工作场地,职工们只好另谋出路。这样下去,影院就势必丧失了市场,丧失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。

加强城市影院建设的对策和建议

1.进一步解放思想,提高认识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影院建设,切实转变政府职能,从“办文化”向“管文化”转变;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;从单一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,真正使城市影院发挥自己的功能,成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。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城市影院建设的必要性、重要性和紧迫性,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,树立机遇意识、市场意识、法制意识,破除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惰性观,弘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敢为人先、求真务实的精神,闯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。



2.瞄准市场,加强硬件建设。从目前国内最好的影院来看,多厅化以及全方位配套服务都是其主要标志。多厅化影院一般来说都是大厅配小厅,小厅一般是在100人左右,适合当前电影观众的休闲方式。根据观众的品味差异,多厅化也给观众观看影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以拥有13个放映厅的杭州庆春大世界和拥有4个厅的上海环艺电影院为例,前者开业不到3年就夺得了杭州一半的票房收入,而后者更是用了2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全国的票房冠军。在上海,像永乐电影城、环艺影院这些一流电影院,台阶式的影厅结构让每位观众都感觉到银幕就在自己眼前;根据人体生理学标准设计制作的座椅让人坐多长时间都不会觉得累;20℃的衡温让观众真正体会到了冬暖夏凉的味道;观众可以享受到国际最顶尖的3D效果,切实享受到沉浸音观影体验。

3.创新机制,加大投资。资金不足是加强城市影院建设的主要瓶颈。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影院改造时都曾遇到,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的经验来看,政府投入和吸引社会资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两个主要渠道,在大部分地区又以后者为主。因此,在影院建设投资上,要坚持政府投入与吸收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办法,尤其要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加强招商引资工作,引进外来资金,特别是民营资金入股,参与影院建设。

4.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。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,是加快城市影院发展步伐的关键。各级各类影院都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、使用和管理工作,采取多种有效措施,抓好人才培训工作。改革和完善用人机制、分配机制、激励机制,创造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的良好用人环境,建立和完善促进有效利用人才资本激励约束机制,允许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,占有企业股份和参与利润分配,使各类专业人才,在影院的改革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。